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6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600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201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96.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2095-0616
- 国内刊号:11-600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经皮椎体成型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8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在C臂机临测下,经皮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并对患者术后椎体疼痛症状及椎体前缘高度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继发丢失,椎体后凸角度无明显增大.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
作者:陈鹏;周敦 刊期: 2011- 09
-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MTT法和FCM法检测苦参碱与顺铂对NB细胞株SH-SY5Y存活率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0.75±6.94)、(88.61±10.22)、(55.31±1.83)、(77.37±2.24)、(61.21±7.92)、(44.71±9.51).FCM法检测SH-SY5......
作者:闫晓方;薛天阳;许伟;高吉照 刊期: 2011- 09
-
IVF-ET周期中HCG日子宫内膜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目的评价IVF-ET周期中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6个IVF-ET治疗周期,HCG日经阴道B超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按子宫内膜厚度分为5组,分别为:1组≤6mm14例、2组7~8mm158例、3组9~12mm843例、4组13~16mm564例、5组≥17mm112例;按内膜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A型1267例、B型286例、C型139例,......
作者:刘晓艳;陈士岭 刊期: 2011- 09
-
《金匮要略》中钩吻的本草考证
通过历代文献考证和现代植物学的研究,对中钩吻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确定书中记载钩吻应为伞形科植物毒芹CicutavirosaL或毛茛属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Thunb.、禺毛茛R.cantoniensisDC.、扬子毛茛R.sieboldiiMiq.和茴茴蒜R.chinensisBunge.等一类植物.......
作者:韩召会;张水利;苏青华 刊期: 2011- 09
-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姜宏;张秀清 刊期: 2011- 09
-
口底多间隙感染应用负压吸引对VAS的影响
目的观察口底多间隙感染应用负压吸引的疗效及对VAS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口腔科收治的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引流情况随机分为两组:负压吸引组(简称A组,n=31),引流管组(简称B组,n=21),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对VAS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未置引流时的SP、DP、HR与术前SP、D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开......
作者:邱传禄;刘莉 刊期: 2011- 09
-
改良肌皮瓣法眼袋祛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肌皮瓣法在混合型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2004年7月~2010年4月以斜切口改良肌皮瓣法行混合型睑袋整形术733例1466只睑袋.于下睑缘下方1~2mm处作横行皮肤切口,再于皮肤切口下方1~2mm作眼轮匝肌斜行切口,钝性剥离肌皮瓣达眶骨缘水平.切开眶隔(横向,长1.5cm),切除突出的眶隔内脂肪.嘱求美者双目向额部凝视,将肌皮瓣平铺后呈斜面剪去多余的眼轮匝肌和皮肤.以7......
作者:贺楚宇;周素芳;陈俊熹;罗琦 刊期: 2011- 09
-
97例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技术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97例患者,共113颗需根管再治疗的患牙,统计其需再治疗的原因,针对原因分别进行再治疗,统计其成功率.结果113颗患牙中92颗完成了根管再治疗并获得了临床成功,成功率为81.42%.结论通过分析原因及针对性治疗,大部分根管再治疗病例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孙艳;王雅玲;孙琼;何爱民 刊期: 2011- 09
-
胰岛素泵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胰岛索泵治疗组餐后血糖、胰岛素用量、治疗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翠玲;张文 刊期: 2011- 09
-
左旋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40例和头孢呋辛对照组40例.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旋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1次/d;头孢呋辛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300mg静脉滴注,2次/d,1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
作者:武正洲 刊期: 2011- 09
动态资讯
- 1 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0例临床观察
- 3 丹参酮保护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进展
- 4 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G6PD活性中的应用对比
- 5 25例产科DIC的发病特点及诱因分析
- 6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 7 新国内外新药联合创新环境和机会的综述分析--“中国新药走向世界的征程”2015论坛摘要
- 8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
- 9 气管切开患者鼻饲的护理
- 10 支气管内异物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3例
- 11 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
- 12 加强教务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13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与情绪障碍关系的研究
- 14 断指或断肢再植成活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15 改进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提高药学学生创新意识
- 16 剖宫产不同子宫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切口厚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 17 饮食运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结局分析
- 18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中前列腺包膜穿孔9例报道
- 19 ZH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20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