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6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600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201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96.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2095-0616
- 国内刊号:11-600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加强护士长自身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护士长是医院管理层基础的管理者,是护理单元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担负着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及护理教育等多项工作,在完成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更好地使用权力和发挥影响作用,做好治疗区的管理工作,护士长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增强管理能力.......
作者:董淑华 刊期: 2011- 07
-
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对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白鹃梅嫩叶及花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方法测定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测得直接晒干的白鹃梅嫩叶及花序中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2.48%,且含有已测的17种氨基酸,还原糖总量为10.10%,锌、铁、镁、钾、钙、铬、硒的含量分别为24.00mg/kg、160.35mg/kg、2841.14mg/kg、......
作者:方成武;谢地;张家佳;程旺兴 刊期: 2011- 07
-
肾茶提取物对实验动物循环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
目的考察肾茶提取物对麻醉犬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肾茶提取物48.0、144.0、432.0m/kg三种剂量经十二指肠给药,用生理记录仪记录给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考察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肾茶提取物对麻醉犬Ⅱ导联心电图各主要波形(如QRS间期、P-R间期、T波振幅及ST段偏移)及心率均无明显影响;给药90min和120min时,麻醉犬血压有显著下降.结论肾茶提取物仅对麻醉犬的血压有暂时的降低作用......
作者:宋伟杰;王立强;孟萍萍;王之 刊期: 2011- 07
-
多位代表、委员建言中医药发展
打造大中药产业航母我国的大中药产业才刚刚起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缺少统一规划,区域特色不突出,尚未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存在盲目发展的情况.其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中药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较好,内陆尤其西部不发达地区稍逊,表现为:政府重视程度、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不平衡;产业化结构及水平、效益不平衡;科研基础、研发能力、新药研发数量、质量等方面不......
作者:詹洪春 刊期: 2011- 07
-
警惕奥利司他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风险
奥利司他是治疗肥胖的药物,由于上市后监测中发现了罕见的但严重的肝损害,FDA曾于2010年5月警告其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的风险.虽然还不能确立使用奥利司他与严重肝损害风险间的关联性,且目前发现的病例也很少,但为使广大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及时了解该药品的使用风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2011年3月4日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6期),对奥利司他的安全性信息进行通报.......
作者:宗和 刊期: 2011- 07
-
实施中医药国际标准战略,助升国家软实力——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本刊顾问陈凯先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保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身心健康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目前已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使用,其中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8个国家已先后立法承认中医地位.据WHO2007年统计,全世界有4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80%)在治病中使用中草药和植物药.......
作者:詹洪春;封邑生 刊期: 2011- 07
-
追踪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临床比较少见,病因尚不明确,多使用药物治疗,现报道1例从改变使用水质人手治疗的患者,为思考与解释其发病原因提供新的线索.1.临床资料患者女,自2003年18岁时发现:胸、腹部灰褐色网状斑片,上覆有灰褐色鳞屑,后加重扩大到颈、背部及腋窝、肘窝,并逐渐融合成片,界清.......
作者:周萱 刊期: 2011- 07
-
欧普乐喉罩在颏胸粘连患者全麻建立人工气道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欧普乐喉罩在颏胸粘连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80例患者分别使用3~例,男40例;年龄18~65岁;身高155~180cm;体重41~92kg;其中使用3~#OPLAC36例、4~#OPIAC44例;ASAⅠ-Ⅱ级.所施手术均为烧伤后颊胸粘连患者.结果一次插人成功率88.00%,二次插入成功率98.75%.插入的操作时间短3_s,长125_s.喉罩周围漏气7例,因舌头受压置入受阻经鼻......
作者:刘伟;贺志勇;吴建厂 刊期: 2011- 07
-
胸腹联合伤患者的麻醉与管理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麻醉与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9年1月~2011年1月52年间79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麻醉与管理.结果痊愈69例,成功率87.34%,死亡10例,死亡率12.66%,结论①麻醉诱导前,血气胸患者应先作胸腔闭式引流,对危急患者生命的张力性气胸,用无菌器具迅即扩通胸壁创口后即刻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供氧;②不主张用肌松药和正压通气快诱导,并作好紧急开胸准备;③失血性休克应开放两条......
作者:陈永祥;胡文晟;邓玲玲;李旭东;杨颐罡;宋宝昌;石健 刊期: 2011- 07
-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丙泊酚组),观察组100例(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不升高,镇痛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更为安全.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峰;李云霞 刊期: 2011- 07
动态资讯
- 1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2 音乐疗法对提高清醒气管内插管术中患者舒适度的研究
- 3 老年人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观察
- 4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关系研究
- 5 临床新护士对生活护理不重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6 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对策
- 7 SiRNA沉默FOXF2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
- 8 nm23-H1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关系
- 9 C臂引导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及机体应激的影响观察
-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分型和指导治疗的临床分析
- 11 不同耳石复位法应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 12 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96例疗效分析
- 13 2014年广西浦北县城乡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 14 无偿献血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 15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干粉吸入剂治疗65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 16 密闭式吸痰管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 17 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 18 口服超声造影剂经腹超声检查对胃溃疡的诊断价值
- 19 注射用糜蛋白酶预防鼻肠管堵塞作用的临床研究
- 20 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灌洗在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