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夏日头晕别小觑!5 招守护健康
时间:2025-04-28 14:33:46
随着气温的攀升,夏季悄然而至,这个季节虽然带来了活力与热情,却也暗藏着不少健康挑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易因出汗过多、水分电解质失衡以及血管扩张等因素,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背后可能隐藏着中暑、低血压、颈椎劳损等多种诱因,加之空调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等现代生活习惯的影响,更是让夏季健康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科学预防与应对措施,帮助大家识别头晕的潜在风险,提供实用预防技巧,并倡导理性应对症状,共同增强健康意识。
一、头晕背后的多元诱因
头晕作为夏季常见的不适感,其成因复杂多样。中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之一,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进而引发头晕、恶心甚至昏迷。此外,低血压也是夏季头晕的常见诱因之一,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或血压调节能力较差的人群,高温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便容易出现头晕症状。同时,长时间的低头工作、看手机等不良姿势,易导致颈椎劳损,压迫神经和血管,同样会引起头晕。
二、现代生活习惯下的隐患
现代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在不经意间埋下了健康的隐患。空调使用不当便是其中之一。过度依赖空调降温,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身体调节失衡,引发“空调病”,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此外,夏季饮食不规律,偏好冷饮、冰镇食物,忽视正餐营养均衡,也会影响身体机能,降低抵抗力。再者,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削弱了身体的抗暑能力,使得头晕等不适症状更容易发生。
三、科学预防与应对策略
面对夏季头晕的种种挑战,科学预防与有效应对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并根据出汗量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有助于补充随汗液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其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中午时分适当午休,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避免过多摄入冷饮和油腻食物。
针对空调使用不当的问题,建议设置合理的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6℃左右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如做颈部操、游泳等,有助于缓解颈椎压力,预防颈椎劳损引起的头晕。
四、理性应对,及时就医
当出现头晕症状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原因。若头晕症状轻微,可通过休息、补充水分等方式缓解。然而,若头晕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则可能是中暑、心脑血管问题等严重疾病的信号,此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夏季健康防护不容忽视。通过科学预防与有效应对,我们可以降低头晕等不适症状的发生风险,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入手,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