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2024年深圳卫生高级职称通关攻略!

时间:2025-01-14 15:27:40

2024年,对于许多医疗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发展节点——他们将面临卫生高级职称的评审。这一评审不仅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大挑战。那么,如何才能在这场评审中脱颖而出,成功通过呢?接下来,将为您详细解析2024年广东深圳市卫生高级职称的评审要求、申报途径及条件,助您顺利迈向职业新高度。

一、了解评审范围与对象

明确评审的范围至关重要。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通知,凡在广东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含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管社会组织)中从事临床、药学、护理等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均可参与评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不在申报范围内。

二、掌握申报途径

申报途径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评审的顺利进行。申报人应通过所在单位进行申报,并按规定程序报送至相应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具体来说,深圳市的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所在工作单位逐级推荐至市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此外,对于中直、部属以及外省驻粤单位的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如需委托评审,需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在申报开始前出具委托函。

三、明确评审条件

评审条件是申报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申报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基本素质与业绩要求:申报人应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且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或绩效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级。同时,申报人还需在任现职期间取得显著业绩成果,如完成省级以上的科技研究课题,或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等。

  2. 学历与资历要求:申报人的学历和资历也是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一般来说,申报人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担任本专业中级技术职务超过一定年限(如五年或四年)。对于博士学位获得者,任职年限可相应缩短。

  3. 继续教育要求:申报人还需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这是评审的必要条件之一。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而定。

  4. 特殊贡献与免试政策: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援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援外医疗队员等,可享受一定的倾斜政策或免考优惠。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

四、准备充分的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的准备同样不容忽视。申报人需按照《实施方案》中相应专业和层级的评价标准条件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以及反映个人业绩成果的相关证明材料等。这些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到评审的结果。

五、关注时间节点与流程安排

关注时间节点与流程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职称评审会集中在每年的某个时间段内进行。以2024年为例,广东省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将从2月19日开始至2月28日结束;考试时间则定于7月6日至7日举行。因此,申报人需提前做好准备并密切关注相关通知以确保不错过任何重要环节。

2024年广东深圳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的成功通过并非易事但也不是不可攀越的高墙。只要您充分了解评审范围与对象、掌握申报途径、明确评审条件、准备充分的申报材料并关注时间节点与流程安排就有望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职业生涯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