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基层医保新政:政策调整,你需知的关键!
时间:2024-12-27 16:45:31
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不仅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近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发布,明确提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医疗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医保政策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也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加大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倾斜力度,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鼓励更多人选择在基层就诊,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例如,一些地区已经实行了DRG/DIP同病组同一付费标准,这一政策有助于消除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差距,让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相同水平的医疗服务。
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激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工作。此外,将符合条件的新业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如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还能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起实施的医保政策变化,将进一步优化参保体验。户籍参保限制的放开,意味着流动人口也能在居住地享受医保待遇,这对于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病保险封顶线的提高和职工医保共济范围的扩大,将使得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保障,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更是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相关部门还发布了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分级诊疗规定,不得随意推诿患者。这一举措有助于形成有序的就医流程,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推进“强基层”战略,医保政策的调整必须跟上。通过一系列创新和改革措施的实施,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人民的健康福祉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医疗机构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医保政策和管理模式,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