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2个月时间论文就成功发表!只投一次就被录用是种什么体验?
时间:2024-03-28 09:42:38
两个月前,我手握一篇刚刚完成的论文草稿,内心是既忐忑又充满期待。那篇论文是我几个月来心血的结晶,每一个数据都经过反复核对,每一个观点都经过深思熟虑。但学术研究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结果也未必能如人意。
投稿前的那个晚上,我几乎没睡,一遍遍地检查格式、引用,生怕有什么疏忽。点击“提交”的那一刻,心情像是放飞了一个气球,有解脱的轻松,也有隐隐的不安——我的研究会被认可吗?
从我决定将文章投稿出去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就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起伏。起初,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信心,毕竟那是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完成的作品。但随着投稿日期的临近,我开始感到一丝丝的不安和紧张。
提交文章的那一刻,我的手心甚至有些出汗。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然而,当我点击“发送”按钮后,一种难以名状的空虚感袭来,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等待回复的日子是最难熬的。每天我都会无数次地检查邮箱,希望看到那个期待已久的接受通知。但每次打开邮箱,看到的都是满满的未读邮件,却没有一封是来自编辑部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我开始想象各种可能的结果,包括最坏的那种——文章被拒绝。每当想到这个可能,我就会感到一阵心痛。
然而,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封来自编辑部的邮件出现在了我的收件箱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确认邮件的内容。当我看到“您的文章已被接受发表”这几个字时,我的心情瞬间从谷底飙升到了巅峰。
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欢呼。我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回顾整个发表过程,我的心情经历了从紧张到焦虑,再到失望和绝望,最后到喜悦和兴奋的巨大转变。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创作的艰辛和收获的不易。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因为我知道,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迎接更加绚丽的彩虹。
接下来的几周,我和编辑密切沟通,对论文进行了最后的修订。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因为我知道,这篇论文不仅代表了我个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学术界对我工作的认可。
终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的论文成功见刊了。看着自己的名字印在散发着油墨香的纸页上,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份喜悦和自豪,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
回想起来,一次性过稿的体验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而这份信念,也将支撑我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